分析预测
当前位置:首 页 > 分析预测
生猪存栏和猪价变化的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9 11:26:17 来源:雪球 作者:雪球 浏览次数: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21年6月,猪价的杀跌和南方的疫情也暂时挡不住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的进一步增长,

6月能繁母猪比1季度增加了246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34万头,6月生猪存栏比1季度增加了2316万头,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915万头。

6月生猪存栏比2017年的生猪存栏多586万头,比2017年出栏多1559万头,猪肉产量也比2017年上半年多222万吨。

我们先看看过去16年生猪均价、生猪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变化的情况:

 

上表的生猪价格是各个猪周期里的高点和低点,可以结合南华期货的一张价格图来看:

 

我们可以从表和图分别看到价格的变化和猪肉产量变化的相关联系,因为存栏和出栏最终影响了猪肉产量这个决定供给的因素,所以才传导到猪价的变化里。

从上图和表格可以看到,

第一个猪周期:早期2006、2007年,连续2年去产能,猪肉产量分别减少了360和363万吨。(这个影响其实挺大的,大家脑补一下,国家收储是2万吨)所以猪价从图中可以看到的低点6.76元每公斤,涨到2008年1月的17.45元每公斤,2006-2010年是第一次猪周期,高点在2008年1月。

第二个猪周期:供应在2008年后逐步恢复,猪肉价格也回落到2009年5月的8.98元,再次涨到2011年7月的19.92元,注意这一段上涨变化过程中,生猪供应并没有明显下降,逐年增幅递减,在2011年小幅减少11万吨,这波猪价的上涨应该是通胀引起的或者说是自然猪周期,低点到高点也有1倍涨幅,2010-2014年是第二次大猪周期,高点在2011年7月。

第三个猪周期:2012年后猪肉的供应继续增加到2014年达到5671万吨,这是一个产量的历史高位,到现在也还没超过的,但猪价再次跌到了2014年的10.45元,2015和2016年开始出现去产能的情况,分别减少184万吨和188万吨,猪价再次冲高到21.2元,还是1倍,然后逐步回落,这轮猪周期的上涨也是去产能形成,去产能的力度没有06-10年的那么大,所以涨幅相对也小一点。2014-2018年是第三次猪周期,高点在2016年7月。

第四个猪周期:猪肉2016年冲高到21.20元每公斤,随后的两年产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但猪价还是进一步回落到2018年5月的10.01元,08年下半年非洲猪瘟来了,2018年底和2019年初开始了一波快速的被动去产能过程,仅在2019年减少了1149万吨,到2020年继续减少142万吨,供需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完全失衡,我们从图可以看到猪价是在2019年11月达到40.98元的高价,然后就逐步回落,但因为供应恢复需要时间,所以2020年大部分时间在30以上高位盘整,从2021年开始猪肉就明显供应放大了,导致猪价奔溃,后面按季度来分析更清楚一点。

从时间上看,第四个猪周期可能还差大半年或一年,因为每次周期大概4年,启动基本都是在5-7月,而且启动的位置往往是上一周期猪价的低点或次低点。

我们从过去4个周期的情况可以发现,猪价在下跌的过程如果是有明显去产能的情况,例如06-07年,15-16年和19-20年,那猪价都会形成大涨,但在产量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10-11年也会因为通胀猪价形成一波一倍的走势,但前提是前面有从17.45先跌到8.98这轮下跌。

从年度的变化,我们大概了解了大猪周期的价格变化和猪肉产量变化的联系,我们再从数据的季度变化进一步了解其中的细节。

首先看存栏、出栏和猪肉产量:

 

生猪的出栏季节性很明显的,每年的二季度出栏和猪肉的产量都是最少的,但今年的2季度就例外了。。。比去年多了4625万头,比过去5年最多的2018年也多了3160万头,猪肉的供应分别多了386万吨和275万吨(国家收储,每次2万吨要收137.5次)。实际上从过去的猪周期看,猪价涨到一个高位,都会逐级下跌,回落到一个低点,这次因为叠加了猪肉供应的大幅放大,所以猪价崩的又快又急。

再做个横向对比的表,可能大家会更清晰一些:

 

首先从上表可以很清晰的看到,2019的3/4季度和2020年的1/3/4季度都是明显比非瘟前产量少200-400万吨的,所以猪价从10.04冲到40.98,而且在2020年一直保持在30以上的高位,但到了今年的二季度,猪肉产量和需求一下子倒过来,供应比过往每年二季度的需求多了300万吨,猪价直接崩了。

猪价崩了,未来存栏估计比较难进一步增加,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几个猪周期,价格在低位的时候,存栏都不会继续增加,价格回到高点才逐步增加。如果价格再跌下来,存栏又继续减少,这个也符合逻辑,亏钱的情况下谁这么苦逼还去养猪,宁愿空栏等吧?

从过去5年单季度的猪肉产能我们可以发现,2季度是个典型需求低迷期,非瘟前也就是1007-1071万吨的量,但今年二季度搞出了1346万吨,供求关系一下换位了。

而今年一季度的1369万吨还没有达到非瘟前1464万吨以上的供应水平,所以1季度的猪价虽然也是下跌,但还在成本线以上,所以供需如果严重失衡,猪价确实还是会暴涨暴跌的。

还要注意非瘟的影响可能不应该看得太重,雨季南方的非瘟疫情也没有减少二季度的存栏和出栏数据,不能因为非瘟的消息判断未来供需的变化。

最后再看看最近几年能繁、存栏、投苗和净增量的关系:

 

能繁数据2019年之前和后来的统计标准可能是改了的,2019年从2045万头,一下子就到了2020年1季度的3381万头,但实际增幅并不大,所以我怀疑2019年以前统计的能繁就是专指能繁母猪,2020年后统计的包括了后备母猪。

 

今年1季度能繁母猪4318万头,恢复到2017年的94.2%,那倒推出2017年的能繁母猪+后备是4584万头。

所以,按正大的招股书和后来统计局报的数据,我给出了下表:

 

注意当季投苗数实际就是当季的存栏+当季出栏-上季存栏,也就是当季增加的生猪投苗数。

这个表关注以下几个重点:

1、当能繁母猪在3600或3800万头以上,单季投苗就可以达到2亿头,这基本就保证了2个季度后出栏可以达到1.6亿头以上,猪肉供应可以达到1350吨,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二季度,可能就会引发供过于求;

2、按目前的能繁母猪情况,投苗要达到2亿头以上完全没问题,非瘟前,养殖户一般都会在二季度主动减少投苗,这也是猪价虽然波动,幅度相对平缓。但今年二季度的投苗情况明显还在放大,所以三季度、四季度都不会缺猪,但同样因为二季度的出栏也明显比过去多,加上4季度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会不会在下半年形成供应过剩也不一定,三季度的猪价压力可能还是比较大,4季度需求端明显放大,不严重压栏的情况下,猪肉的供应可能相对平衡。

3、猪价这轮下跌对未来半年能繁母猪和投苗的影响要跟踪实际变化的数据,在这些数据没有出现明显的逆转趋势之前,猪价大概率就是按年度内的需求变化波动,每年4季度的需求量最大,1季度次之,3季度也明显比2季度多200万吨的需求。

 

再看这个表,非瘟前,4季度比2季度的消耗量多500-600吨的,按最近2个季度的投苗情况和存栏数量看,4季度的价格不至于继续崩盘,更危险的情况可能还是在明年的二季度,所以大猪周期几乎每个低点都会出现在2季度的4-6月。

最后总结一下:

1、今年都不会缺猪,谁的成本低,谁继续赚钱,成本高的可能只好认亏,现在也理解为什么各大猪企每一家都把控制成本放在第一位,因为上半年的投苗已经完成,只能继续养。

2、牧原和正邦的能繁母猪都在减少,牧原能繁减少9万头,正邦能繁+后备合计也是减少9万头,但整个行业二季度能繁的数量是增加了246万头的,这也说明这秦和林的老辣。尤其老秦,友商接了他们的种猪或仔猪,都是下半年的亏损。。。

3、猪价按过去06-20年的变化看,在养殖成本以下运行最多不到2个季度,所以7月底或8月猪价很可能回到19-21,四季度大概率在21的成本线以上运行,明年的猪价要看下半年存栏、能繁和投苗的数据变化,注意行业的平均成本也会因为仔猪价格的下降逐步回到18以下。

4、未来的猪企,比较靠谱的还是赚规模的钱,因为疫情再让猪价涨一波的概率可能不大了,二季度的数据已经明显看不到非瘟有多大的影响,虽然到处传有疫情的状况。但即使没有疫情或者严重去产能的情况,猪价在一个相对低点往高点走基本上都是接近1倍的涨幅,所以对大猪企来说,成本控制的足够低,保持规模扩张,未来猪周期价格高点收益会非常可观,关键在成本和规模。

5、理论上猪价在行业平均成本以下的时间越长,去产能的效果就越明显,但最终结果还是要跟踪每月的能繁数据变化,去年4季度以来投苗每个季度都在1.8亿头,这个也要跟踪每月的屠宰数据和猪肉产量来估算这些投苗的消耗量,这样大概可以判断4季度和明年1季度的供需,最危险可能还是明年2季度,现在可能已经度过或者很接近今年的生猪最低价了,至于猪价会不会在政策底之后再挖一个市场底,7-8月怎么都会有个分晓,简单表达就是猪价只要熬过这1-2个月,后面大概率能涨4-6个月。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