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 页 > 行业动态
锡林郭勒:阔步迈向现代畜牧业内蒙古
发布时间:2014-09-16 16:25:36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锡林郭勒日报 浏览次数:

     7月30日,黑龙江大庄园集团中国牛羊肉产业示范园项目在锡林浩特开工建设,为我盟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再添龙头企业;“察哈尔羊”新品种命名正式通过农业部现场审定,“乌珠穆沁羊肉”和“苏尼特羊肉”又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今年全盟计划为80万只羔羊建立可追溯档案……

    今年以来,我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的嘱托,紧紧抓住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关于“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的有利机遇,围绕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全力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锡林郭勒畜牧业正在向现代畜牧业阔步迈进。

品牌化让质量与效益双赢

    “察哈尔羊”新品种命名正式通过农业部现场审定、“乌珠穆沁羊肉”和“苏尼特羊肉”又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今年全盟计划为80万只羔羊建立可追溯档案……

    2014年7月28日,首届中国新丝绸之路·草原畜牧业创新品牌展示交易会在锡林郭勒盟召开,这对大力培育草原畜牧业创新品牌有重要意义。

     2014年8月6日上午,中国·内蒙古第二届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博览会开幕式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主席巴特尔等自治区领导来到锡盟展区,参观了“锡牧王”、“蒙元牧业”、“草都牧业”等多家特色品牌的产品和参展企业,并详细了解了我盟牛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在听取介绍后,巴特尔对我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先进的加工生产技术和高端的科研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近年来,锡林郭勒盟充分发挥绿色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兴盟”战略,建立起一批重点培育企业的基础档案,并全力做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培育和知名商标认定工作,全盟注册的肉类商标达到207个,形成了一套梯度品牌培育体系,积极推进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建设,不断做大做强“锡林郭勒牛羊肉”品牌,提升畜牧业效益。
 

    为发挥全盟绿色、有机、无污染畜产品资源优势,提高“锡林郭勒羊肉”的品牌知名度,巩固和建设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全面推进羊肉生产流通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促进我盟绿色农畜产品产业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在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苏尼特右旗率先启动锡林郭勒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在去年开展试点工作并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我盟确定试点旗(市)6个,试点企业12户,计划为80万只羔羊建立可追溯档案。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在全盟范围普及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追溯体系建设既保护了锡林郭勒羊肉品牌,又让广大牧民得到了实惠。东乌旗乌里雅斯太镇阿木古楞嘎查牧民朝伦巴特尔家的羔羊都佩戴着“身份耳标”。朝伦巴特尔告诉记者:“我家与元盛食品有限公司签了出售300只羔羊的订单,按照合同,每只戴耳标的羔羊能比普通羔羊多挣20多元,我今年能多挣小1万元呢。”

    从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中受益的还有广大消费者和肉制品加工企业。试点企业之一—锡林郭勒肉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尚智广告诉记者:“现在有了追溯体系,消费者只要扫一下产品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羊肉制品的唯一身份证号、养殖单位、屠宰单位、屠宰日期等相关信息,每一个生产加工环节都一目了然。不仅消费者可以吃上真正放心的锡林郭勒羊肉,对企业声誉和效益也很有好处。我们公司2013年共屠宰加工了约15万只羊,其中打了电子耳标的‘溯源羊’就有37000余只,我们加工的有身份证的羊肉,比没有身份证的每吨要多获利1倍以上。”

 

产业化开启农牧民致富之路

    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必须转变传统养殖观念,打破“小而全”的产业模式,走专业化、集约化的新路子。

    接冬羔、划区轮牧、育肥出栏等新的生产经营方式逐步推广。近年来,我盟围绕“肉、乳、绒毛皮张、蔬菜、饲草料”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结构、提升农牧业质量和效益、提高农牧民收入,加快从畜牧业大盟向畜牧业强盟转变。

   2014年7月30日,黑龙江大庄园集团中国牛羊肉产业示范园项目在锡林浩特开工建设,这是我盟引进的又一个龙头企业。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设规模为肉羊示范及合作养殖100万只、肉牛改良及示范养殖10万头,牛羊肉年精深加工能力30万吨,将于2015年年底试投产。项目建成后,对提升锡林浩特市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动锡林郭勒羊肉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带动周边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牧业大旗东乌旗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推进“四个产业带”和“六个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和重点引进了元盛集团、草原东方肉业等29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家牧草颗料加工企业年加工牧草能力达到1000万吨,并建成了自治区牧业旗首家畜产品加工科技示范园研发中心。

   近年来,锡盟把培育和引进农牧业龙头企业作为重头戏,大力招商引资。多年来,成功引进伊利、蒙牛、小肥羊、圣元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培育壮大草原伊盛、乌珠穆沁羊业等本土企业,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走致富之路,从而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转变。

   目前,全盟培育和引进的盟级以上农牧业产业龙头企业达到84家,其中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9家,每年加工肉羊700万只左右,肉类产量达到27万吨,基本做到了“不加工不出盟”。

    上半年,全盟年销售收入五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181家,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5.2亿元,完成增加值8.9亿元,同比增长13.1%和13.5%。

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注入新的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锡林郭勒盟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农村牧区改革,积极培育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引导牧民整合草场、机械、棚圈、水源井等生产资料,大力发展互助合作、联户经营,支持农牧区能人逐步向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专业养殖户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家庭农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整合项目,集中投入,畜牧业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与龙头企业对接,在企业与牧户之间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将龙头企业和牧民有效地连接起来,推动了我盟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如东乌珠穆沁旗的哈日高毕牧业合作社、镶黄旗的温都拉胡奶牛养殖合作社、西乌珠穆沁旗的赛汉淖尔牧业机械服务合作社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规范管理模式的合作社在畜牧业结构调整、畜种改良、接冬羔早春羔、提前加工、种公羊集中统一管理、肉羊肉牛育肥订单销售、推广适用技术、提供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向牧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不仅增加了成员牧户的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牧户。

    锡林浩特市朝克乌拉苏木图古日格嘎查布仁牧民养殖专业合作社是锡盟新型牧业经营体系建设的一个例证。去年,该合作社组织33户成员统一销售羔羊3000余只、牛犊200余头,共计销售400余万元,较零散销售平均每户牧民增收3万元以上。

    我盟今年继续抓好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半年规范合作社107个,新建合作社46个;已批复我盟国家级示范社8个。目前,已建成牧业机械、牛羊育肥、奶食品加工、草场整合等各类牧民专业合作组织1037家,辐射带动全盟80%以上牧民。下一步,将进一步规范家庭农牧场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特别是北部牧区要将生态型家庭牧场作为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的主要途径,全力推进家庭牧场建设。

打牢现代畜牧业发展基础

    走进西乌旗浩勒图镇新宝力嘎嘎查牧民萨·巴特尔家,新建的储草棚和牲畜暖棚整齐地排列着,这是他家今年新建的400平方米的储草棚、11间牛棚和1500平米羊圈。萨·巴特尔高兴地说:“以前没有储草棚,草都垛在外面,遇上雨天,上面的草很快就沤坏,羊吃了不仅容易得病,还影响膘情,现在有了标准化储草棚和暖棚,牲畜就不愁过冬了。”

基础设施是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进畜牧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盟各地按照发展避灾型       畜牧业的思路,逐年加大畜牧业基础建设力度,狠抓牲畜棚圈、储草棚、天然打草场和高产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合作社、联户经营、生态家庭牧场、专业户为主,以建设牛羊集中育肥设施为抓手,整合沙源治理、农机购置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后续产业中的暖棚、储草棚、青贮窖、机械设备等项目给予配套。2013年,全盟各地新建储草棚23.29万平方米、暖棚28.65万平方米,育肥羊栅栏建设24.7万平米,青贮窖建设3.68万立方米,新增农区水浇地4万亩、牧区节水灌溉饲草基地9万亩。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畜牧业防灾抗灾能力明显增强,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草产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发展草产业对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牧民收入及加快草原地区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盟结合生态治理等项目,积极发展草产业,通过扩大天然打草场面积、强化高产饲料基地建设,不断提高产草量。同时,积极调整农区种植业结构,减少低产低效杂粮豆的种植面积,增加“三青作物”和紫花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目前,全盟天然打草场达到2740万亩、节水灌溉高产饲草地47万亩,年均打贮草20亿公斤以上,为畜牧业防灾抗灾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在草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储草基地建设也不断加强,初步形成了盟、旗县市区、苏木镇、合作社四级储草体系,抗灾饲草集中储备点达290处,集中储备能力达到3.3亿公斤以上,防御灾害能力大幅提高。

    水源和安全饮水也是农牧业重要保障之一。近两年,我盟一直将农村牧区饮水安全作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来抓。2013年,解决了2.63万农牧民200万头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其中盟财政安排3500万元自行解决了规划外6300人90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问题。计划到2015年,解决5.42万人、450万只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

全国肉类工业科技情报中心站 肉类工业杂志社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前街15号
电话:027-82319036 82359099 82359199 传真 :82319036 备案号:鄂ICP备14000012号-1 技术支持: 捷讯技术 后台管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2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