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兽药销售也逐渐拓展至电商平台。然而,这一新兴销售模式背后却滋生了诸多违规行为,对兽药产业生态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通过剖析电商平台销售兽药的违规表现形式,深入探讨其对产业生态各环节,包括兽药质量、企业竞争、养殖户权益以及监管体系等方面带来的负面影响,旨在引起行业重视,为规范电商兽药销售、维护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引言 据中国《兽药管理条例》定义:兽药,是兽医用来预防、治疗动物疾病的工具和手段,养殖户需凭兽医处方方可购买和使用的兽药。兽药之所以称为药,需要获得批准后由GMP兽药生产企业生产而来,兽药正确使用具有治疗作用,使用不当就会出现毒副反应、药物残留、耽误诊疗时机、威胁动物健康、通过食品动物威胁到人的健康。 我国为了管理好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兽药GSP是当前所有兽药销售最严整的一套进、销、存及质量溯源管理体系,实现了兽药生产、销售、使用、召回的全程可追溯、可监督。如果不能达成此要求,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将会成为威胁动物健康,并通过食品动物威胁到人的健康的食品安全社会问题,所以中国的兽药管理就需要遵循上述法规,但当前的出现的电商平台个人和商家网店兽药销售行为完全脱离兽药生产、销售、使用、追溯、召回的全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二、电商平台销售兽药违规行为表现 1.无证经营 一些电商卖家并未取得兽药经营许可证,或利用承诺制漏洞、使用虚假信息获取《兽药经营许可证》经营、跨许可区域经营、异地库房发货的违规经营行为。他们避开监管部门对经营资质的审查,利用网络虚拟性,公然售卖各类兽药产品,使得兽药来源无法追溯,质量难以保障。 2.销售假劣兽药 部分不法商家为降低成本、谋取暴利,在电商平台兜售假冒伪劣兽药。或是以次充好,用低价无效成分冒充有效成分;或是伪造药品批准文号、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欺骗消费者。此类假劣兽药流入市场,不仅无法达到治疗动物疾病的效果,甚至可能延误病情,导致牲畜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3.违规宣传 在电商销售页面,存在大量违规宣传现象。有些商家夸大兽药功效,声称能“包治百病”“快速治愈疑难杂症”,对兽药的治愈率、有效率等数据进行虚假标注,误导养殖户购买。还有商家违规宣传人用药品用于动物治疗,忽视人药兽用带来的药物残留、耐药性风险等严重问题。 4.不规范储存与运输 兽药有严格的储存和运输条件要求,如温度、湿度控制等,以确保药品质量稳定。但电商环境下,一些卖家为节省成本,未按照规定配备冷链物流或适宜的仓储设施,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季节,兽药在运输途中或仓库内极易变质失效,影响药效甚至产生毒性。 三、危害产业生态的具体体现 1.冲击正规兽药企业 违规电商商家凭借低价劣质产品,抢夺了部分市场份额,使得正规兽药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这些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生产质量管控与品牌建设,却因不良商家扰乱市场而销量受阻,利润下滑,削弱了其持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的动力,长此以往,不利于兽药产业整体技术进步与品质升级。 2.损害养殖户利益 养殖户是兽药的终端使用者,面对电商平台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他们往往难以辨别真伪优劣。购买使用假劣兽药后,动物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恶化,不仅耗费额外的治疗费用,还可能造成牲畜大批死亡,直接减少养殖收入。而且,养殖户因兽药问题遭受损失后,易对整个兽药行业产生信任危机,影响后续正常兽药的推广与使用。 3.破坏监管体系 电商平台的跨地域特性使兽药销售突破了传统地域监管界限,海量的交易数据与分散的卖家给监管部门带来巨大挑战。违规行为频发,监管资源相对不足,导致部分违规商家成为漏网之鱼,监管权威性受损,监管漏洞逐渐显现,整个兽药监管体系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4.扰乱市场秩序 无证经营、虚假宣传等违规行径泛滥,使得电商兽药市场价格混乱,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难以体现。消费者在混乱的市场信号引导下,倾向于选择低价产品,进一步挤压正规产品生存空间,形成恶性循环,最终破坏兽药产业生态的良性循环,阻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5.冲击基层兽医生态体系 我国自2000年乡镇畜牧站开始快速撤减,服务基层的兽医失去了国家财政支持的收入来源,为了满足广大农村的家庭农场对于疫病防控的需求,投身基层服务的兽医只能通过兽医服务和兽药销售换取收入的“以药养医”模式生存,经过20来年的发展,虽然艰难也满足了我国农村畜禽养殖的疫病防控需求,也让基层兽医获得了存续,电商平台个人和商家网店销售兽药对中国的基层兽医体系价值生态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若不加以规范将可能导致我国基层兽医体系的崩塌。 四、应对策略探讨 1.限制电商平台销售兽药 在兽药电商销售相关管理法规未出台前,在基层兽医管理体系未完善和“以药养医”的价值生态未得到解决前,暂不放开兽药在电商平台个人和商家网店的销售。 2.强化平台责任 建议修订完善《电子商务法》,进一步明确平台责任,特别消费者权益保障,改变当前电商平台只获取高额利润不承担主体责任的现象,避免国家税收征管漏洞、消费者无法维权、维权难的情况持续发生。 3.加大监管力度 兽药主管部门与信息产业、工商管理、公安等部门形成合力,强化平台监督管理,加强现有电商平台个人和商家网店的经营资质审查,对于不符合的条件的网店进行关停,使兽药网络销售得到有效监管。 建立电商兽药销售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协同监管。同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确保兽药电商销售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4.提升消费者认知 通过行业协会、媒体等渠道,广泛开展兽药知识科普宣传活动,向养殖户传授辨别假劣兽药、正确选药用药的方法,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鼓励养殖户举报违规行为,形成社会共治氛围,让违规商家无处遁形。 五、结论 虽然电商平台为养殖户购买兽药带来便利性,其违规行为已对兽药产业生态造成多维度、深层次的危害。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平台主体责任,加大监管力度,监管部门严格执法以及消费者素养与认知提升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有效遏制违规现象,重塑健康有序的兽药电商产业生态,保障畜牧业安全生产与公共卫生安全,推动兽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