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我国羊肉价格保持高位运行,进出口贸易总额有所下降,肉羊产业技术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获得突破创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的情况下,预计 2023 年,我国羊肉产量将继续增加,市场需求会更加旺盛。 我国肉羊主要品种有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蒙古羊、夏洛菜、肉用美利奴和萨福克羊,其中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和蒙古羊种源国产,其余三种为国外引进。肉羊产业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住院产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区、西北产区和西南产区,各产区都有各自养殖的重点品种。 规模化养殖成功案例助推了规模化养殖的转型升级,养殖生产潜力区向饲草料优势区转移。未来饲草料资源短缺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未来北方农区、南方山区等饲草料优势周围辐射区将成为养殖生产的潜力所在,有做大增量的空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羊产品消费逐渐向优质羔羊肉转变、向精分割产品转变、向多元化购买渠道转变。未来针对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风味、有稳定的消费和供应链渠道、公众认知度和美营度高的地方名优特产品,将更受消费者青睐。 2021年末全国羊存栏31969.0万只,比上年增加1314.2万只,增长4.3%,出栏33045.0万只,创历史新高,比2020年末增加1104.0万只,增长3.5%。近五年,存栏方面,随着散户加速退出和规模化养殖比重增加,对应了存栏先减后增的态势,存栏稳定在在3亿只上下。出栏方面,羊出栏持续增加,出栏量从30232.0万只上升至31969.0万只,增长5.7%,出栏率均保持在100%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全国牛肉产量48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6%;羊肉产量346万吨,增长1.5%。据农业农村部监测,肉牛肉羊基础母畜存栏增加,1-10月,新生犊牛同比增长9.7%,新生羔羊同比增长1.8%。全年牛羊肉产量有望再创新高,肉牛肉羊养殖规模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肉羊养殖行业前景如何 《推进肉牛肉羊生产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牛羊肉产量分别稳定在680万吨、500万吨左右,牛羊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0%、50%。 从我国羊肉出口情况来看,虽然我国是羊肉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自给能力不足,在质量、生产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竞争劣势,多年来出口呈缓慢下降趋势。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不断增加,再加上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国内羊肉需求量持续增长,羊肉总消费量和人均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2022年我国羊肉表观消费量达到560.6 万 t,较上年增长1.0%;人均表观消费量也从 2021 年的 3.93 kg/人增长到 2022 年的 3.97 kg/人,国内羊肉消费需求旺盛。 目前,我国羊养殖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养殖户模式为主,国内绵羊主要分布在属于温带、暖温带和寒温带的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山羊多分布在干旱贫瘠的山区、荒漠地区和一些高温高湿地区,如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根据《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政府积极打造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鼓励地方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争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把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随着国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生活水平的改善,其肉类饮食消费观念逐步转变,国内人均羊肉消费量持续增长。但目前国内人均羊肉消费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国内羊肉行业发展蕴藏着巨大潜能,未来潜在消费市场巨大,由此也将推动上游羊养殖行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预计未来我国羊养殖规模和产业发展水平将显著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肉羊产业向高质高效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肉羊产业主要特征为:一是产量和产能均有所提升;二是进口规模稳步增长,但出口规模有所缩减;三是消费总体稳步增长,但人均户内消费量有所下降;四是羊肉价格整体高位运行,在外界因素影响下波动比较明显;五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继续加大。 目前,我国羊产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发展呈现出规模化、机械化、信息智能化等特点,养殖生产效率和羊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全国活羊和羊产品市场价格维持高位运行,产业关注和投资热情持续增加。企业全产业链意识、品牌化意识不断增强,多元化消费渠道逐渐打开。 “十四五”时期,羊肉产品需求将稳中有升,但供给侧结构仍需优化,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环境和资源约束。建议在巩固提升传统主产区的基础上,挖掘潜力发展区,拓展增产空间,多渠道增加羊肉供给,促进生产高质高效发展。 |